日前,一份“干部勤廉情况分析报告”摆在了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纪委书记李刚的案头。
报告中写道,“该单位2016年1至8月,有8名干部存在2到3次因私出国(境)记录,均未办理审批手续。” “该单位对权力行使缺少应有的监督制约措施,存在较大廉政风险。下一步,区纪委将下发工作建议书,要求该单位就暴露出来的内部监督管理问题予以集中整改……”
近几年,江北区纪委一直把增强发现问题的能力作为一项重点工作。3年前,江北区纪委开始研究开发领导干部勤廉信息系统,并探索实施干部勤廉情况分析报告制度。该区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系统日益完善,不仅成了江北区党风廉政建设的“晴雨表”,更成了区纪委精准执纪监督的助推器。
只要登录数据库,所查询干部的名字、职务变迁、住房情况、购车记录、工资收入等信息一目了然,是否有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病史”也一一列明。截至目前,江北区领导干部勤廉信息系统共录入69家单位、1715名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各类信息49197条。
为了让海量数据真正发挥作用,信息系统设置了收集报送、查询、统计分析、预警提醒四大流程,并出台问题线索即时研判制度,对发现的诸如利益输送、财产和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线索及时分析研判,充分挖掘涉嫌违规违纪的问题,并提出调查方向或处置要求。
据介绍,勤廉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采取定期审核和重大事项即时报告等方式,及时更新,动态掌握领导干部的廉情信息。
“建立数据库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最大范围地收集信息,及时分析研判存在的问题,发现有价值的线索,采取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江北区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掌握区里每一名正科级以上党员干部的“家底”,也让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之弦。
据统计,去年以来,江北区通过廉情信息数据分析,发送预警提醒信息2256条,开展谈话提醒302人次,整改问题581个,已配合组织部门,对185名拟提拔任用干部进行了党风廉政审核。(董小芳 吴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