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去考虑跟工作无关的人情往来,下班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跑跑步,感觉生活更健康了。”“党员干部离‘四风’远了,离群众近了!”
如今,在四川,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感受到四川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所带来的直观变化。
近年来,四川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压舱石”,下大气力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以铁的纪律清除各类“污染源”,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涵养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形成了从严治吏的新格局,凝聚了党心民心。
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古蔺县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全省排名靠后,作为县委书记,我负有不可推卸的主体责任。我们将逐一建立台账,限期整改交账……”3月21日,古蔺县委书记被请到省纪委,接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面对面约谈后如是说。与他一道被约谈的,还有其他12名2016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排名靠后的县(市、区)委书记。
这是四川上下联动,推动履责压力传导到具体人、具体事的一个片段。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厘清党委和纪委的权力和责任,四川先后制定《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内监督,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的决定》等4个文件,用制度倒逼责任落实,织密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推动形成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工作格局。
2014年7月和2016年9月,按照省委要求,省纪委领导班子成员组成宣讲组,辗转上万公里,对全省21个市(州)、省直部门和183个县(市、区)全覆盖,分别开展“两个责任”“全面从严治党”大宣讲,确保将压力传导到位。
厘清责任,最终指向责任落实。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一案双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做到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查处落实“两个责任”不力问题1981个,处理2274人(单位),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60人。
高压反腐拔“烂树”
四川省纪委一份过去5年的“成绩单”格外引人关注:全力配合党中央和中央纪委查处周永康、李春城、郭永祥、李崇禧、李成云等严重违纪案件;把彻底肃清周永康案恶劣影响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对中央专案移交线索涉及的人员分级分类严肃处理;严肃查处成都、资阳等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领导干部系列违纪案件,清理“余毒”、消除政治隐患……
“四川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战场,面对一段时期以来遭到破坏的政治生态,省委以坚定态度和决心重塑政治生态,省纪委从严执纪,对腐败问题猛药去疴,迅速在全省形成和保持了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四川省纪委相关负责人说,惩治之严厉,动作之频密,就是要用最严厉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彻底肃清周永康长期插手四川事务造成的恶劣影响,涵养良好政治生态。
发挥巡视利剑作用。过去5年,十届省委共组织9轮集中巡视,共巡视351个地区(单位),并对18个市(州)、64个县(市、区)、33个部门(单位)开展“回头看”。巡视发现问题线索10564件,一批涉嫌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及时受到处理。全面推开市县党委巡察工作,已巡察单位2373个,发现问题线索1498件,纪检机关立案审查370人。
重拳“打虎”不停歇。严肃查办了雅安市委原书记徐孟加、资阳市委原书记李佳、成都市原市长助理陈争鸣等一批大案要案。彻查严办南充拉票贿选案,处理涉案人员477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立案78854件,处分77082人,移送司法机关3102人,其中立案审查市厅级干部283人、县处级干部2910人。
在紧盯关键少数的同时,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力“拍蝇”不手软,创新纪律审查方式,采取协作办案、挂牌督办等方式,对违纪违规问题“零容忍”,开展多轮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1149起,给予纪律处分22922人,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享受到反腐败的“红利”。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伍丕光接受组织审查,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原党委委员、副主任刘谦祥被“双开”……近期,“廉洁四川”网站持续刷屏,权威发布典型案件。
“今年以来,省纪委共立案审查28名省管干部。要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省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反腐败斗争犹如推车爬坡,不能松劲泄气,四川将一以贯之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正风肃纪正“歪树”
“你们的公车使用台账在哪里?”今年端午节假日,四川省新津县督查小组来到了安西镇政府,详细了解该单位公车管理使用情况。从台账上看,安西镇唯一一辆公务用车已于5月28日封存。“封存在哪里?一起去看看。”督查组到停车场核实,并拍照存证。在新津县,这样的督查,每逢重要节假日都有。
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孙英元对因公款旅游被处分追悔莫及。去年4月,孙英元带队到对口援建的巴塘县开展投资环境考察活动期间,擅自改变行程,到稻城亚丁景区旅游观光,以出差接待费名义用公款报销相关费用,共计0.135万元,因此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全部费用由参与公款旅游的5人个人承担。9月18日,孙英元作为“反面典型教材”,被省纪委通过“廉洁四川”网站公开通报曝光。
四川在实践中建立完善归口督导机制,明确省纪委、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财政厅、审计厅等部门在开展督促检查、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狠刹“四风”中的职责和要求,并组成正风肃纪监督检查组,坚持定期深入市(州)、县(市、区)和省级部门开展重点抽查。
以此为参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亮起“探照灯”、密织“监督网”。市(州)坚持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督查,县(市、区)坚持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督查。党的十八大以来,省纪委开展集中督查55轮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679个。先后开展“七项专项治理”等4轮专项整治,全省纪检机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991起6130人,党纪政纪处分4949人,省纪委通报曝光196起。
抓早抓小护“森林”
“事儿虽小,但再往前一点就可能就触碰纪律。我一定虚心接受组织的批评、帮助,在以后的工作中改变工作态度,为老百姓服好务。”日前,隆昌市界市镇政府工作人员邓某某望着和他谈话的镇纪委书记,微微有些脸红,急促而诚恳地说道。
约谈事出有因。该名工作人员因为在群众办事过程中说话声音大、语气生硬,对办事群众需带的资料和程序没讲解到位,让群众多跑腿,给群众造成服务态度不好的印象。该镇纪委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对该同志进行了约谈,约谈后,该同志主动做出检查,并改变了工作作风。
像这样的咬耳扯袖在四川已成常态。“不能等犯了错再‘秋后算账’,要多点‘婆婆嘴’,发现苗头问题或轻微违纪的,就要找本人谈谈,让他‘出出汗’,使党员干部守住纪律、远离底线。”王雁飞说,为提升运用“四种形态”的操作性和精准度,四川出台在纪律审查中适用“四种形态”的指导意见,明确每一种形态的适用情形和处置方式,严格标准和程序。2015年以来,全省运用“四种形态”处理106896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56787人次,第二种形态37836人次,第三种形态9553人次,第四种形态2720人次,分别占53.1%、35.4%、8.9%、2.6%。
严是爱,松是害。四川省纪委制定《对省管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谈话函询的工作办法(试行)》等制度,强调“早用”“多用”“严用”,明确要求谈话函询情况必须在民主生活会上作说明,必须按不少于10%的比例进行抽查核实。今年1至8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谈话函询19255件次;同比增长130.8%,推动全省各级党组织强化日常管理监督,让干部“脸红一阵子,受益一辈子”。(本报记者 何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