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12日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的讲话
《说文解字》记载:“戒,警也,从廾,持戈,以戒不虞。”其本义是双手持戈,以警戒意外的发生,后来引申为戒备、戒惧、戒慎、戒律、戒条等。《中庸》里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中有戒是极为重要的道德标准,也是非常实用的修养功夫,关于戒惧之道的论述广泛见于各类经典书籍,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基础,对中华人文性格的塑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们的祖先有强烈的戒惧意识。《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临深履薄的情感植根于古人对人性的透彻理解。儒家认为人性隐微,极易受到欲望和环境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尚书》里所说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晚清名臣曾国藩在解释这句话时说:“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微者,理义之心,如帷之映灯,见之难而晦之易也。”嗜欲之心、理义之心,人皆有之,但开始都很微弱,必须善加调护。如果不能有所戒惧,保持足够清醒,一个人很难在道德上精进,更不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中国古代有很多自警自戒和劝学警世的诗文,甚至可以说古典文学的一个主要传统就是劝诫世人,教人心有戒惧、行有规矩。古代名人教育子女,留下许多经典的诫子书,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些诫子书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敬畏意识等,时至今日,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焕发着耀眼的道德光芒。
传统文化蕴育和涵养了“戒”的为政之德。《中庸》中说:“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唐代李翱《答侯高第二书》中说:“君子正己而须之尔,虽圣人不能取其容焉。”儒家提出为政者要“正己”,为“正己”而“克己复礼”,而“天下归仁焉”,也就是所谓“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大学》中讲“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就是明确原则,厘清期许。“有定”就是立场坚定不移,即朱子所谓“知之,则有定向”。这就说明戒慎、戒行是修身养德之根本。孟子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更是对“心中有戒”的经典论述。“心中有戒”与儒家“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及“内圣外王”具有相近的价值取向。这些都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守规矩、重戒行”的道德规范。
对领导干部来说,心中有戒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做“四有”干部,不但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而且也融入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与历史教训。正如总书记所言,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反腐倡廉,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倡廉开启了新的一页,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充满信心。“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这是我们党铁的纪律。领导干部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就必须带头遵纪守法,从程序和制度上规范权力、约束权力,“拒腐蚀,永不沾”,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不越界、不越轨。
心中有戒,才知敬畏。没有敬畏,权力就不受约束,就会出现滥权、专权、弄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心存敬畏,律己、慎言、慎行,权力才不会用偏,行为才不会越界。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心存敬畏、手握戒尺,难的是言行一致、台上台下一个样。敬畏法纪,自警自励,才能抵御包括名利财色在内的各种诱惑,心不动、手不伸,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人。对党纪国法心怀敬畏,就能时时处处知道什么是高压线,就能时时处处有原则、有底线,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面对诱惑不动心,面对利益不贪心。
敬畏之心不可无,戒尺之威不可亵。“有所畏”,最终要落脚到“有所为”。当代共产党人肩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艰巨而神圣。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才能始终保持一股艰苦奋斗的劲头和锐意进取的激情,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刁兴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