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石破天惊的广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于整个宇宙的理解。而在此之前的1905年,当时的爱因斯坦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瑞士专利局26岁职员,他的业余时间一直在思考光与时间的关系。在那年的3月至9月间,他连续发表了6篇论文,以至于费曼后来评价说,那一年的爱因斯坦至少应该得3个诺贝尔奖!爱因斯坦的故事仿佛在说:在学习的道路上,每个闪闪发光的人,都曾经熬过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的白天与黑夜。对于我们而言,如果辛苦不要气馁,因为是在向上爬坡。学习的脚步刚刚开始,前进的步伐不曾停歇。
“有这样一个朋友,我们从未谋面,更没有坐在教室里并肩学习过,但在我心目中,他是我熟悉的一个同学。由于他学习比我们更勤奋、更系统,他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这是《讲好中国反腐故事》一书序言作者对于本书作者陈治治的评价。无论是“套上‘金箍’后还须常念‘紧箍咒’”“春之声里,感知风的方向”,还是“引力波及‘打虎’带来的遐想”“‘成事不足’的干部,下课”,在这部可以视为作者学习成果的书籍中,他努力寻找正风反腐议题和国民热点话题的最佳结合点,用生动鲜活的语言,讲述中国反腐故事。本书中说,“‘晴雨表’,传递的不仅是数据,更是民心和信心。”我想,《讲好中国反腐故事》,传递的是正直努力的人们“‘拼真本事,拼的是睡地板,拼的是勤奋,拼的是不断改变自己,拥抱变化’,好日子还在后头”。
学海真的无涯吗?到底什么样的“知识”值得我们花精力去学?如何从“知道”到“做到”?为什么学习“学习的方法”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好好学习》一书告诉我们:学海非无涯,知识有主次!只有掌握了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再往前推进。说到如何好好学习,本书作者成甲认为,这是一个认知水平差异会显著改变生活的时代。少数的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关键的影响,这就是“临界知识”。为何临界知识能四两拨千斤?如何发现并且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在这本集作者多年管理知识与提升自我的方法的书籍里面找到答案。希望读过本书的我们,能够在不断学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反思并且记录之后,获得最本真的快乐!
曾经在胡同里穿梭的锔盆、锔缸匠,伴随着他们的吆喝声,一同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广义修笔店的主人张广义,是北京最后一位修笔匠人……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总在想,那些凭空消失的老手艺究竟去了哪里?看过《手艺》一书,才发觉,大概那些老手艺都变成了文字,留在了书里。这是一本充满“温度”的书,也是一本适合反思“学习”的书,更是一本值得我们阅读和回味的书。本书作者王向阳从童年视角和个人记忆切入,通过大量扎实的田野调查,重点撷取与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的60多个行当,重现老手艺的彼时彼景。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中,眼前浮现的有场景,有人物,有加工技术,有风俗习惯,还有手艺人的酸甜苦辣。诚如《草木滋味》一书作者周华诚在评价本书时所言,此书不为怀旧,而为传承;不为过去,而为将来;风雨兼程,为自己,也为别人。
有人说,学习的整个过程是,看书是输入,做笔记是总结复习,应用是输出。于我们而言,时间的节奏永远不会改变,思维不在片刻升华,便会在某一刻停歇。在学习的道路上,“只要步履不停,我们总会遇见。”(张思思)